开展节能降本专项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

树立“有解思维” 应对困难与挑战

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部 阅读 0

 

文章2图片.png


“有解思维”是近年来被各企业乃至社会各界广泛提及、用于推动创新和效率提升的重要理念。它并非由某一个人明确提出,而是在企业管理、心理学和教育领域逐渐形成的一种共识。具体地说,“有解思维”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积极思维方式,强调在面对问题时,不抱怨、不推诿,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,它倡导从“不可能”到“可能”的思想转变,注重行动力和结果导向。

要树立“有解思维”,首先从转变思维模式开始,即遇到困难或问题时,要坚信“方法总比问题多”,做一个乐观主义者。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是更多的困难,一味强调客观原因,“找借口”推卸责任,安慰自己;而乐观主义者会积极进取,主动担当,“找方法”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。“悲观者永远正确,乐观者永远前行”,问题和困难本身不是障碍,如何看待问题才是关键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企业发展过程中新的问题和困难会层出不穷,且鲜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。抱怨外部环境差、抱怨内部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,往往会使我们陷入到“问题无解”的消极情绪中而不能自拔,只好采取鸵鸟式埋头不管的躺平方式躲避。但问题和困难是切实存在的,不会因为拖延或躲避而自动消失。所以说,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拖延也克服不了任何困难,只有树立“有解思维”,相信“方法总比问题多”,相信“相信的力量”,从战略上藐视它,积极作为,努力探索,将问题逐步转化为改进机会,是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的正确态度。乔布斯、马斯克等科技狂人是践行“有解思维”的典型代表,一次次地将“不可能”变为了“可能”,创造了企业界的奇迹。

当然,仅仅有信心还不行,我们还需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和问题。在坚定信心的基础上,准确分析问题的实质,界定解决问题的边界条件,从不同角度研究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。面对新问题新挑战,突破固有思维、摒弃原有经验、往往会豁然开朗,开拓一个新天地。李军风董事长一直强调“走老路永远到不了新地方”就是在强调要打破路径依赖,创新性地运用新思维、新方法解决新问题。“青山不见我,我自会见山”,很多时候抛开成见换个角度反而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影响力训练创始人易发久还出版了《山不过来我就过去》等系列丛书,提出了“易发久九大管理理念”来阐述克服困难的成功之路。“没有桥就先顺着河走”也不妨是一种解决过河难题的思路,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讲的“摸着石头过河”更是形象地指明了勇于探索、敢于实践之路,因为“等”永远解决不了问题。马斯克应用第一性原理,突破固有思维,不但将火箭的成本大幅下降,还实现了“筷子夹火箭”的壮举,而这些壮举都是按原有经验确实不可能实现的困难和问题。所以说,以前的经验和教训,往往成为制约我们创新性解决问题的障碍,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,突破自我,积极应用新思想、新技术解决新问题,也是“有解思维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:“管理是实践的艺术,管理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艺术”。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,我们以“有解思维”为剑,“一针见血”精准定位问题本质,“刀下见菜”快速产出阶段成果,“一抓到底”形成闭环管理机制,在不确定性中锻造确定性,披荆斩棘,共赴山海,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!